偉大的祖師大德及成就者,皆有其過人超勝之處。
玄奘大師,萬里西行取經,十七年的時光,順逆境皆不退心。大師的西行求法之路,充滿險阻,祂沒有路,只有前進的方向。而支撐祂繼續西行的,就是堅定的誓願─「寧向西方一步死,不回東土一步生。」因為大師堅定不移的信念,才能順利將佛經取回中國。
密勒日巴尊者,值遇宿世善緣的 上師馬爾巴大譯師後,為淨化深重的惡業、求得正法,經歷九次大痛苦、大折磨的苦行,始終不減心中對 上師、佛法的信心。尊者的依教奉行,以及不折不撓、刻苦精進的修行,當身修得即身成就。
偉大的成就者總是立定志向後,便勇往直前,千魔不改其心,萬難不退其志。但很多人總把未來打造得光明美好,卻從不付諸行動;或設定目標後,終日思慮紛擾、焦慮難安。
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先生說過:「人立志做好一件事,其實和種樹一樣,當樹還處在根芽的階段,就不會有樹幹;到了有樹幹的時候,還不會有樹枝,等到有了樹枝後,才能有樹葉;有了樹葉,才能有花和果實,這都是循序漸進的事。」
「在開始培育根芽的時候,人就只管做好栽培灌溉的工作。這個時候,不要花費過多心思去想,枝如何?葉如何?花如何?果又如何?這種懸想只會耗心費神,徒勞無益。只要每日踏踏實實地做事,用心地做好栽培的工夫,何須擔憂到時候沒有繁茂的枝葉、甜美的果實?」
王陽明先生用種樹的比喻告訴人們,立志是人生第一等事,但是無意義的煩惱妄想,卻是一種嚴重的自我損耗。這股焦慮,會悄無聲息地偷走一個人的精力和快樂,讓光明的夢想最終化為淒涼的空想。
舉例而言:有些人才步入讀書階段,就開始擔心以後考不上大學;讀了大學,就煩惱畢業找不到工作;進入職場,沒有用心鍛鍊專業技能,就擔心失業。煩惱的背後是自卑,畏首畏尾、徘徊歧路,心境既多苦痛,而事業也不能成就,因此糢糢糊糊地過了一生。
在充滿未知的生命中,時間不會為了任何人而停留,當把握當下、立下志向,一步步地朝著目標前進,才能寫出精采動人篇章,活出意義無悔人生。
隨手修法施,功德無量! 立即訂閱文章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