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河南有個人叫杜耀南,在朱仙鎮上開一間鞋襪店,名為「日春」,生意昌隆興盛,累積了不少財富。杜氏夫婦平常樂善好施、童叟無欺,信佛十分虔誠,尤其能夠敬惜字紙,他們的店裡從不在鞋襪上印製字跡、圖章,不標字號;包裝紙也從不用字紙,而是採用素紙,不敢褻瀆文字。兩人幾十年來如一日,無形之中造下了不少陰德,只可惜一直到四十歲仍膝下無子。
妻子柯氏一直勸丈夫納妾生子,但他堅定地說:「我生平問心無愧,敬神禮佛,更不敢玷污字紙,上天又豈會絕我後嗣?」於是更加行善不輟。
不久後,鎮上不幸發生火災,「日春」店舖的左右商店皆被大火吞噬,情況正當危急,恍然之間有人看到店鋪上方立有魁斗星君,手執朱筆,筆指之處烈火退散,灰燼中唯有「日春」一店安然無恙。夫婦更夢見了佛祖入夢慈示:「杜子前世喜殺生,本來注定絕嗣,但因你們敬奉神佛,善心惜字,明年將得一子能光耀門楣。」果然後來得子命名佛錫,年幼聰慧,二十中進士且官至尙書,後代子孫更是簪纓不絕。
現今人大多不重視字紙,以為古人惜字是因為文字的流傳不易,印刷術不發達,現今書籍的取得非常容易,就不需要恭敬字紙了;然而知識智慧的流傳,無一不是靠文字,考古學更視文字的誕生為文明的起源。所以惜字不僅只是「尊聖賢、重文化」,更有著「吃果子,拜樹頭」的感念之情,若無文字傳承,則智慧如何啟迪呢?又如何能汲取前人的思想經驗來避免人生的錯誤過失呢?
在《文昌帝君惜字功過律》裡記載,敬惜字紙得開啟智慧、眼目光明、福壽康寧、子孫顯貴等等善報;不敬字紙,甚至戲謔污衊聖賢道理、經書,則招感眼疾、失明、消福奪紀、子孫貧苦等不吉祥的惡報,因其造業的行為心態,有遲速輕重的差異,又以不敬經典佛書罪業最重。
謹慎因果應該從生活小事做起,隨手撿拾字紙,勿踩踏或用做包裝紙,最忌諱包穢物,字紙應恭敬地放在清淨的高處或回收燒化,點點滴滴都在修大福。小心不要在細節之處將福德漏失掉了!
隨手修法施,功德無量! 立即訂閱文章 |
留言列表